top of page

淺說五逆罪–文/ 釋信願

  • 作家相片: J Leung
    J Leung
  • 2021年12月9日
  • 讀畢需時 2 分鐘

已更新:2021年12月19日

五逆,指五種罪大惡極,極逆於理之行為,慧遠大師《大乘義章》云:「言五逆者,謂殺父、殺母、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。此之五種,經名為逆,亦名無間。何故此五,偏名為逆?以其背恩違福田故。殺父、殺母背恩故逆,餘三違於福田故逆。殺阿羅漢、破和合僧,違僧福田;出佛身血,違佛福田。」


此五種根本重罪,又名為五逆罪、五無間業、五無間罪。因前二殺父、殺母是違逆恩田;後三殺阿羅漢、出佛身血、破和合僧是背逆福田,故稱五逆罪。殺,或作害,以其殺害行為,將來成為墮入無間地獄之因,故稱五無間業。


據世親菩薩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云:「五無間中,四是身業,一是語業。三是殺生,一虛誑語根本業道,一是殺生業道加行,以如來身不可害故,破僧無間是虛誑語。」故知,五逆罪業,分別而言,其中前四是屬於身業,後一是屬於語業。殺害父、母、阿羅漢是殺生罪業;破和合僧是虛誑語根本業道;出佛身血是殺生業道加行,因如來身不可害故。


又世親菩薩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卷十八記載,五無間的同類業力,又作類似五逆,即與五無間業同類之五種罪業,即:一者污母及無學尼,二者殺住定菩薩,三者殺有學聖者,四者奪僧和合緣,五者破壞佛塔。


此中,污母及無學尼,罪同殺母;菩薩恩深如父,殺住定菩薩,罪同殺父;有學、無學聖者,同是聖福田,殺之罪同殺阿羅漢;奪僧和合緣,謂使僧離散,故罪同破和合僧;眾人敬佛塔似敬佛,故破壞佛塔,罪同出佛身血。


綜觀現今教界實況,污母及無學尼,殺住定菩薩,殺有學聖者,破壞佛塔,極為少見。反而其中罪業最重之奪僧和合,因說是非使僧團離散,造成破和合僧,致使道場衰敗,最為常見。


為佛弟子,欲轉凡成聖,圓成菩提,不可不慎。進入佛門,本為成佛,但因不護口業,胡亂說三道四,導致僧團分裂,僧眾離散四出,死後墮入無間地獄,百千萬劫,受苦無量,豈不冤枉?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【淨土問答釋疑】2025.4.19

問:釋尊在摩竭陀國王宮內,為韋提希及與五百侍女演說《觀經》,至第七華座觀,欲說除苦惱法時,無量壽佛住立空中,觀世音、大勢至,是二大士,侍立左右,光明熾盛,令韋提希與五百侍女,即見極樂世界廣長之相,得見佛身及二菩薩,心生歡喜,歎未曾有,豁然大悟,得無生忍,三聖何故不端坐而住立?...

 
 
 
《觀世音菩薩往生淨土本緣經》

失譯人 今附東晉錄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釋信願  編訂     如是我聞:一時,佛在王舍城鷲峰山頂,與大比丘眾及諸大菩薩、天龍八部、人非人等,恭敬圍遶,而為說大菩薩...

 
 
 

Kommentare


  • YouTube的 - 黑圈
  • Facebook

版權 © 本願山香港念佛會 版權所有 不得轉載

bottom of page